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市政府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表(第三季度)
条目 | 重点工作 | 序号 | 具体工作任务 | 分管领导 | 协管副 秘书长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实施计划 | 落实情况 | 需市政府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
推动各村宜居宜业、全面振兴。 | 28 | 强化科技兴农,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优“珠海年鱼”等一批品牌产品。 | 黄振球 | 王玲萍 | 市农业农村局 | 各区(功能区) 市国资委 市海洋发展局 市市场监管局 | 1.实施农技特派员(轻骑兵)精准对接服务“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生产经营指导,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 2.对接联系国内都市农业、农文旅、预制菜等乡村产业头部企业,完善产业链储备项目库;配合市国资委,组建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领导小组。 3.加强培育产业链经营主体,开展2025年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工作。 4.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加工等技能提升活动,推动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投产。 5.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开展“珠海年鱼”品牌系列宣传活动。 | 1.2025年3月,组织召开2025年珠海市“百千万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对项目领接服务典型村工作推进会,印发《2025年珠海市“百千万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对接服务典型村工作指引》。4月10日,在深圳市举办“珠海优品 圳享美味”为主题的产销对接大会;5月28日,在长沙市举办“珠品湘约 鲜味共飨”为主题的产销对接大会;6月27日,在斗门区举办“珠鲜湾韵 聚力共赢”为主题的特色农产品产地选品会。 2.对接国内都市农业、农文旅、预制菜等乡村产业头部企业,先后走访成都丰科生物科技、福建龙岩浚桓生物科技、杭州农发都市田园-临平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企业。开展全市80多家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 3.开展“珠海年鱼”品牌系列宣传活动,组织相关企业前往武汉、林芝等地进行农产品展销活动;2025年6月,前往港澳开展年鱼推介活动。 4.已完成2025年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和监测报送工作,正在开展2025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监测评审工作。 5.开展第一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活动,共组织30家珠海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赴中山南朗镇崖口村开展专题考察学习。 6.2025年6月23日,举办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暨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签约大会。 7.截至2025年6月,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外立面脚手架及塔吊拆除工作,现场正在进行1、2#楼外立面装饰及幕墙工程,室外园林工程。 8.2025年6月26—28日,局分管领导带领局招商小组会同海洋发展集团赴成都考察厚全集团核心禽蛋全产业链基地,并就珠海市斗门区禽蛋产业园项目进行合作签约。 | 无。 | |
二、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确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 推动各村宜居宜业、全面振兴。 | 30 | 创新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推进闲置农房、留用地和宅基地盘活,力争85%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 | 黄振球 | 王玲萍 | 市农业农村局 | 金湾区 斗门区 高新区 万山区 市国资委 市自然资源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文化广电旅游 体育局 市城市管理综合 执法局 | 1.指导各区深入开展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计划,力争在2025年全市推出闲置农房2000套以上开展盘活。 第一季度:修改完善《珠海市关于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督促指导金湾区推进农房托管中心挂牌工作,建立健全农房托管中心服务规范;斗门区试点村成立村级闲置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初步搭建区级农房托管运营平台框架。 第二季度:督促指导金湾区筹备闲置农房盘活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编制农房资源推介会方案及项目宣传片;斗门区出台盘活闲置配套政策及制度文件,完成区镇级等农房托管运营平台,以开展推介会等形式推出系列不同类型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 第三季度:督促指导金湾区持续动态开展闲置农房排查工作,加大盘活力度;斗门区动态管理运营平台,理顺盘活闲置各项流程和环节。 第四季度:督促指导金湾区完成推出500套闲置农房目标,持续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动态做好房源推介、运营管理工作;斗门区完成推出1500套闲置农房目标,总结盘活利用经验,形成一批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盘活路径。 2.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行动,出台《珠海市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2025年上半年完成农村集体资产“一张图”建设。 3.有序推进“村村有物业”工作,以典型村选树培育为契机,谋划物业经济项目纳入和美乡村建设一村一策项目继续推进落实。 4.强化村企合作,探索“集体出地、国企运营”模式,高效盘活土地及乡村闲置资源。 5.产业园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带动集体增收。 | 1.市农业农村局起草《珠海市关于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5月22日再次报市政府审定;金湾区起草《金湾区关于推进农房盘活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出台了《金湾区三灶镇加强农房运营服务实施方案》《关于推动金融支持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的指导意见(试行)》《金湾区农房托管服务规定》《金湾区农房运营服务规范手册(试行)》《金湾区农房租赁代办合同(范本)》《金湾区农房租赁合同(范本)》等配套制度。斗门区出台《斗门区关于推进农村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实施方案》《斗门区关于组建“一平台五中心N站点”农村盘活闲置组织架构的指导意见》。在全省率先成立村级农房市场化托管运营中心——斗门区莲洲镇石龙村闲置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和镇级农房市场化运营服务中心——金湾区三灶镇农房运营服务中心、斗门镇农房托管运营服务中心、乾务镇农房托管运营中心、白蕉镇盘活闲置托管服务中心、井岸镇盘活闲置托管服务中心,创新建立“1+1+N”盘活利用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有效对接小农户、链接大市场。4月7日,金湾区举办首届农房盘活推介会,各级政府推动有力,市场主体和村集体积极响应,目前我市全域成立农房托管运营中心初见成效,截至9月15日,全市已成立区级运营中心2个、镇级托管运营中心8个、村级托管运营中心和托管服务站点95个,相关经验做法获央视报道。 2.完善《珠海市关于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闲置农房闲置宅基地盘活计划,在全省率先成立镇级市场化农房托管运营服务中心和村级市场化闲置农房托管运营中心,促进“房地托管、农民增收、农村共富”,探索一条风貌美、业态新、村民富、乡村旺的特区路径。目前全市已成立区级运营中心2个、镇级托管运营中心6个、村级托管运营中心16个。自2024年12月建立首个托管运营中心以来,累计推动农房托管运营共计400余栋,其中成功盘活共计200余栋,带动村民增收达270余万元,相关经验做法获央视报道。 3.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印发《珠海市珠海市2025年农村集体“三资”整治工作要点》《珠海市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整治行动;印发《珠海市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指导意见》,起草《珠海市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初稿)》《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初稿)》《珠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指导意见(初稿)》等文件,扎实巩固“三资”专项整治成果,推进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建成农村集体资产“一张图”,资产上图率达100%,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4.多措并举助力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金湾区上线“农闲E居”智慧平台小程序,融合集房源发布、职能匹配、资源对接等8大功能,提升农房盘活效率;珠海农商银行向三灶镇、红旗镇、南水镇签约授信1.5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联动文创资源和青年创客,探索“澳门企业+房主+创客+金融机构”合作模式;搭建“企业+运营中心”盘活平台,通过整合旅游、法律、装修、物业、保险等多方资源,打造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服务生态圈”。 5.依托区位优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带来的港澳客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乡村游,屋边村以农耕、山水旅游、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6.村企合作盘活“沉睡”土地资源。高新区积极推广“国企+村集体”共建产业空间“永丰模式”,健全5.0产业新空间运营管理制度,授权区属国企按“即谈、即签、即落”模式直接决策,推动盘活“沉睡”土地资源,解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富密码”。 7.聚焦农村改革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成立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改革斗门区调研基地,依托基地建设系统整合政策、产业等优势资源,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创新、农村宅基地改革等重点领域,打造中国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基地、人才基地和创新基地,为全国农村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8.推动国企、民企开展村企合作开发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市海洋发展集团以隘洲标准海项目养殖装备建设为抓手,通过隘洲项目水产养殖产品定制加工和委托销售业务,探索开展村企为牧场提供日常运作配套服务;珠光集团帮扶建设新马墩村传统手艺工作坊营地项目;华发投控集团帮扶上洲村打造星空营地项目;珠海市悦禾农业科技公司与下洲村合作推进生态水稻禾虫种养项目等。 9.支持兴村公司加入区域立柱产业链、使用或培育地域特色品牌,与多种市场主体合作,做大做强,如金湾区南水镇惠农公司与广东横琴悦禾公司合作,推进建设悦禾海洋渔业综合体项目,打造“南水蚝”特色品牌;斗门区兴村公司与城航公司合作建设运营智慧停车场项目等。担杆镇与外伶仃村、新村、担杆村共同出资成立联盈休闲渔业公司,聘请职业经理人负责企业运营,目前有“粤珠渔休”牌照船只5艘开展经营,2025年以来接待游客4007人次。 | 我局起草了《珠海市关于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指导意见》,于2025年5月22日报请市政府审定。目前,按照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再次修改完善,需请市领导研究审定。 |
九、深入推进绿美珠海建设,持续擦亮城市生态名片 | 推进城乡绿化美化。 | 81 | 改造提升15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绿化美化60万平方米交通节点,完成乡村绿化26万株。 | 胡新天 黄振球 苏虎 | 林日团 王玲萍 黄芸 | 市城市管理 综合执法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农业农村局 | 各区(功能区) |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改造提升15万平方米城市绿地。 第一季度:开展城市绿地植树活动、推动日常管养和爬墙虎等种植,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万平方米。 第二季度:针对老化的灌木、地被等,做好补种换种,推进炮仗花等种植,改造提升城市绿地共计6万平方米。 第三季度:加强城市绿地观花植物养护和合理更换,做好城市道路周边绿地改造等,共计提升城市绿地9万平方米。 第四季度: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推动城市绿地美化,共计改造提升城市绿地15万平方米。 市交通运输局:绿化美化60万平方米交通节点。 1.组织各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单位,结合建设方案和工作实际,拟定2025年公路绿化品质提升计划。2025年计划完成干线公路30.5公里路段和4个交通节点绿化品质提升工作,完成12公里美丽农村路建设。 2.抢抓植绿黄金期,早谋划、早准备,落实苗木供应渠道和保障措施,推动今年工作任务在春季植绿黄金期实施。 3.指导督促相关单位优化提升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协调各责任单位落实资金保障,有序推进计划项目和有关工作的实施完成。 市农业农村局:完成乡村绿化26万株。 1.分解任务至各区,督促指导各区完成26万株村庄绿化任务。 2.印发《珠海市2025年村庄绿化实施方案》,对全市村庄绿化工作作出部署,为各区开展村庄绿化提升工作提供指引。 3.开展绿美庭院建设,鼓励支持各区在房前屋后种植龙眼、荔枝、黄皮等本地优质品种果树。 | 市农业农村局:已完成。 1.将乡村绿化任务分解至各区,督促指导各区有序开展绿化植树工作,全市乡村已种植苗木约26.8万株,完成年度任务。 2.2025年2月21日印发《珠海市2025年村庄绿化实施方案》,对全市村庄绿化工作作出部署,为各区开展村庄绿化提升工作提供指引。 3.开展绿美庭院建设,建立“村民申报—政府采购—组织发放—村民种植”规范化流程,采购荔枝、龙眼、黄皮等优质果苗约6万株,免费发放给村集体和村民种植,既美化村庄环境,又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 市农业农村局:无。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