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珠海南水生态修复实践获国际奖项
近日,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结果揭晓,珠海市“金滩柽柳海岸带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开发技术”项目获重点项目奖。这也标志着在珠海市南水镇开展的生态修复实践,得到全球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认可。
2019年,海洋生态专家在珠海市南水镇发现华南沿海首个规模性野生柽柳群落,为海岸带生态修复提供了天然“试验田”。南水镇随即联合科研团队开启柽柳的本土化培育之路,最终成功培育出适配南方海洋气候、生长速度快、抗盐碱能力强的“金滩柽柳”新品种。
该品种的成功培育,填补了华南地区除红树林外在海岸带潮上带区域缺乏本土盐沼木本植物的空白。通过与红树林协同种植,可构建“海岸带—潮间带”立体化、多层次的生态修复新格局,显著提升海岸带整体固碳增汇能力和生态效益。这一创新成果,已多次获得林业领域大奖。
在此基础上,南水镇打造了全国首个“金滩柽柳”蓝碳研究基地,建成南方柽柳生态园、“两山”特色柽柳植物园,并对南郊村打银咀潮滩进行了系统性生态修复,该实践不仅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海岸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水经验”,更在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中获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资助重点项目奖,并被推荐参加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对接会,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贡献“中国方案”。
金滩柽柳修复模式是南水镇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南水镇坚持将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与绿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南水沥环境整治、金滩柽柳生态修复、“蓝碳小村”规划建设等系列实践,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