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非遗在珠海系列(十二)装泥鱼

“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

——清同治十二年《香山县志》

(本衙藏版)卷十四

image.png

乾务镇水网交错,气候温和

盛产泥鱼、沙虾、青蟹等水产品

600多年来一直享有 “鱼米之乡”的盛名

大量藻类植物,丰富的腐植质

为泥鱼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存环境

image.png

image.png

别看泥鱼长得一般,里面蕴藏的学问可不一般!

image.png

制作鱼笼、制作鱼篓、制作泥板、捕捉泥鱼

这就是装泥鱼的四道程序

这一传统手工技艺

极具地域性、独创性、实用性

是斗门区乾务镇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习俗

祖祖辈辈相传至今,家喻户晓

image.png

  装泥鱼最早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虎山村村民黄元亨及其次子黄子常在带领族人生产劳作的过程中发明了装泥鱼习俗传统手工技艺,并传授与邻村的黄氏兄弟,成为他们主要的谋生技能。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装泥鱼以其独特的劳作方式对当时渔业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这一习俗生动地记载了一个地域活态的习俗发展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image.png

image.png

潮水渐退

海边的湿地裸露出泥泞黝黑的沙泥 “肌肤”

沙泥之下泥鱼扭动身体游弋

image.png

村民们脚踩泥鱼板行走在滩涂地上

把编好的鱼笼接连放置于退潮的滩涂中

image.png

泥鱼是很怕人的

把笼装好后就必须走到其他地方去

这样就不会把他吓走

image.png

把泥鱼笼放在泥洞口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泥鱼入笼了

image.png

image.png

鱼可太呆萌了吧!

花鱼颜色与泥土非常接近

所以村民们都习惯把它叫作泥鱼

泥鱼头大,眼小,尾部扁平

附着厚厚的黏液

摸起来滑溜溜的,一般人可抓不住它

泥鱼的腹部还有吸盘功能

能固定在石块之上,不费点劲找不到

image.png

没事竖起背鳍

与滩涂上觅食的小螃蟹对峙

明明很呆萌

为了争夺领地,常摆出一副凶相

image.png

泥鱼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海产鱼类

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钾

它能补益肾脏,提高肾功能

可以加快人体内钠的代谢

防止多余水分在人体内滞留

还能增加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

image.png

泥鱼善跳跃 肉质鲜嫩

无论清蒸、红烧还是油炸、炖汤

都能将其鲜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清炖泥鱼

image.png

椒盐泥鱼

image.png

香煎泥鱼

image.png

酱香咸菜泥鱼

image.png

葱油泥鱼

image.p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