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乡村】屋边村
屋边村,曾用名青叶村。位于三灶镇东南部,坐落于茅田山东北的山间谷地。村东是云帽山,村西为茅田山,南为满堂山,北是观音山,距离镇政府 6 千米。该村始建于清朝,由周姓、陈姓、吴姓分别从新会、香山南朗、斗门分村迁移至现址而形成。因村旁边的山体形状像一座大屋,故取名屋边村。1938 年 2 月,侵华日军占领三灶岛后,改村名为青叶村。1945 年日军投降后,恢复为屋边村。
清道光元年(1821)属香山县三灶堡,清光绪六年(1880)属香山县黄梁镇,清宣统二年(1910)属香山县第八区,1925 年属中山县第七区,1953 年属珠海县第三区(三灶区),1959 年属中山县珠海人民公社,1961 年属珠海县三灶人民公社,1979 年属珠海市三灶人民公社,1983 年属珠海市三灶区公所,1984 年属珠海市香洲区三灶区公所,1987 年属珠海市香洲区三灶镇,1988 年属珠海市三灶管理区三灶镇,2001 年属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中心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有周姓、陈姓、吴姓。周姓,南宋时期,从广东南雄迁移到广东新会,清朝中期,从广东新会迁至该村。陈姓,南宋时期,从福建迁到广东香山南朗茶园;清朝后期,从香山南朗迁至该村。吴姓,清乾隆九年(1744)从广东陆丰县迁移到斗门汉坑村;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从斗门汉坑村搬迁到该村。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改革开放后,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先后拆掉广府民居,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坚固耐用,房内设施齐全,村民自住和出租。村中有观音庙、大王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当地居民就用水果、鸡、鸭、鱼,烧纸钱、元宝祈求神灵保佑四季平安、人丁兴旺、生意顺风顺水。传统节俗有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节、四月八、五月五、七月十四、中秋、重阳、冬至、腊八,每逢节日均杀鸡,用糯米、花生、糖做成糕点茶果吃。村中有建屋习俗,动工日张贴写有“开工大吉”的红纸,燃放鞭炮。施工过程中供奉土地公,祈求工程顺利。升梁后主人家用煎堆抛往梁上,邻居来接吃,谓之“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