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多彩乡村】北澳村

  北澳村,位于井岸镇北部,因村场在海湾的凹坳“澳”的北边故取名北澳村。该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主要姓氏为容氏。容姓原居甘肃敦煌,宋代迁江浙一带,明代入粤南雄,清代迁新会。清雍正八年(1730)容公二十六世祖际昌公从新会迁居该地而成村。2015年底,户籍人口518人,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四邑话。

图片

北澳村村貌

  该村崇文尚教,民国时期办有“精华学校”,后在原址建起井岸镇第三小学。村内建有南、北碉楼,建于民国时期,重修于2015年。高约三丈,直径6米左右,圆柱形。有楼梯可上顶层,有瞭望孔眼监察村外情况。

图片

“精华学校”旧址

  该村有“崩耳”掌故。当年,该村不少华侨赚钱回乡建房子,外地人错认为该村村民富裕。故此常有贼人来村盗窃作案。首先,贼人派人踩点,村中内鬼在村外篱笆处挖了几处出入口。待更深人静,贼人伙同内鬼,蒙面入屋强行将人质绑架,拉到平沙,那里是人迹罕至、百里草滩,官府也管不到的地方。然后,贼人将人质的耳朵割下,用石灰藏着,派人送到相关人家,传话用钱来赎人。为此有人无辜受害身亡;也有人侥幸用钱赎身,回家见亲人。由于人质少了一只或两只耳朵,以后就多了“崩耳”的称谓。

  该村还流传“恶人钻裤裆”的传说。北澳村民崇文轻武,相传村中有一恶乡绅,勾结一帮外地人开武馆,在村中收地租、殴打村民,村民恨之入骨。后来,来了一对带小孩的卖艺夫妇,露出真本领,一番较量后,令恶帮一个个从妇人裤裆下滚出村去,这对夫妇为村民除害,村民无不拍手称好。从此,恶帮再不敢为害村民。这对卖艺夫妇真实身份却是“华山武馆”武术老前辈。

  该村有民俗称为盂兰节(又叫鬼仔节、公婆睇会),流行于清朝。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村内请大戏镇邪。多是做镇宝戏如“六国大封相”,用侯王将相来压鬼。在村内的地坪,过百人围观喃呒佬念咒语,等待念完咒语后,喃呒佬把盛放在小碟中(盏仔)中煮熟的小面包,连同碟子(盏仔)抛出去,围观者一拥而上。哄抢这些小面包,俗称“拥盏仔”。




分享到:

主办单位: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