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多彩乡村】留诗山村

  留诗山村,位于唐家湾镇中部,始建于1914年,因地形平坦,东岸村人在此围海造田,经营管理不善,起名“败家围”;后曾雇请外地人到此定居耕作,改名“围管”;因村落在留诗山脚下得名留诗山村。

  村民主要为陈姓、林姓。两姓先民均于民国时期从广州番禺迁移至此地。2015年末,户籍人口128人,非户籍人口2382 人。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香山话。村民原以出海捕鱼、养蚝、捞蚬为主,农业为辅。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工业,耕地面积减少,45岁以上的村民在村周边务工,年轻人外出务工。

图片

留诗山村村貌

  民国时期修建的中山公园位于村内,公园有晚翠亭、公园门楼等建筑。珠海中山公园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1929年2 月,中山县被定为全国模范县。为了推进中山模范县的建设,1930年中山县县长黄居素带领中山县建设局局长陈丘山、园艺师孔宇平等人考察了留诗山附近地区,认为这里“风景优美,树木葱茏,左有海岸环抱,东接唐家环,西望总理故居,形势天成,规模宏壮,以之建立中山公园,庶可名实相符”。1933年,唐绍仪又亲自请议,筹措资金,实施公园奠基后的一期工程。1934年10月7日,广东军阀陈济棠通过其亲信发动唐家兵变,迫使唐绍仪下台去职,中山县政府从唐家迁返石岐,建设中的中山公园亦遭停建。2011年,珠海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对中山公园进行修复建设,并于2011年10月10日举行开园仪式。

  唐家湾中山公园门楼,始建于1932年。门楼长方形,庑殿顶,绿色琉璃瓦面,瓦当上有“振兴国货”字样。门额嵌“中山公园”牌匾,唐绍仪手书,2012年7月被列入珠海市不可移动文物。唐家湾中山公园八角亭,始建于1932年;中山公园晚翠亭,始建于1932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四角攒尖顶,正方形,绿色琉璃瓦,瓦当上有“振兴国货”字样,民国建筑造型特征明显,于2011年重修,2012年7月被列入珠海市不可移动文物。

图片

珠海中山公园

  村中有一个关于留诗山的传说:远古年代,天河里掉下一颗金星,陨落在唐家湾对面的海上,变成一颗硕大的明珠,浮荡洋面,金光四射,引得龙飞凤舞,麒麟顾盼。这时,东海来的一条玉龙与南海来的一条金龙为夺珠而戏于海上。岸边的一条青蛇与一只乌龟结伴游出海面,观看这千载难逢的景象;而雄狮与麒麟也远道赶来凑热闹,无奈沧海横流,只好望洋兴叹。后来这颗宝珠化作金星岛,玉龙化作淇澳岛,金龙化作唐家半岛;而这对蛇龟就变成蛇洲岛和龟洲岛,那只麒麟也成为今天供人观赏的麒麟石,流连在海边的雄狮形成留狮山即留诗山(留思山)。

  2010年9月,留诗山村被广东省民政厅评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




分享到:

主办单位: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