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乡村】田心村
田心村,位于三灶镇东南部。始建于明朝中期,由蔡氏从新会分村迁到现址而形成。建村时,村子位于大片田野中间,故取名田心村。世居村民有蔡姓、林姓、郑姓等11个姓。2015年底,户籍人口1186人。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
田心村村貌
该村傍山面海,自然资源丰富。海中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站在轿顶山山顶可以看到中华白海豚在金沙滩海面保护区畅游。过去村民以渔业为主,农业为辅。20世纪60年代后期,村民组织捕捞队到深海捕鱼,渔业收入可观。改革开放后,村民调整经济结构,开始海上养殖。部分村民尝试网箱养虾、鱼、蚝,经济效益显著。
洪圣殿
村内现存景顺蔡公祠和文亮郑公祠。景顺蔡公祠位于田心村北面、轿顶山山脚下,占地250平方米,宽16米,深12米。坐西北向东南,砖木混合结构,为二进二间一厅。门槛、大门框、门楣、祠堂的基座、地面均为花岗岩石,可以防潮防水防台风。拾级而上,大门顶墙壁上有行书阴刻“景顺蔡公祠”,大门两侧对联为“诗书贻谋举目思祖宗功德,精诚对越存心为孝子孙贤”,门楣上方有壁画。进入大门,墙上立土地公和门官神位。一进为大门屏风,天井和两侧偏房,天井中间有香火台,两侧为走廊,走廊设拱形小门。二进为厅间,有香火台、神台和灵堂。厅间4根圆形花岗岩大石柱四方形底座。神台正上方悬挂村民蔡玉强赠送的“济阳堂”牌匾。墙体均为青砖堆砌,承接梁为杉木,全部漆成红色。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和滴水。祠堂两边建一座三间房,用于存放工具和台凳等。文亮郑公祠面积 200 平方米,比景顺蔡公祠略小,结构和建筑特色与景顺蔡公祠一致。
扒龙舟
村中建有观音庙、洪圣殿、土地公及西成社。其中洪圣殿(又称大王庙)供奉南海神,殿内有1921年书写的楹联“南海有流皆丽日,田心无地不春风”。该村还有敬老茶、舞狮、婚嫁、丧事、扒龙舟、落排、起名等民俗。每年正月初二,村中年轻人向年龄最大的三位老人敬茶,称敬老茶(又称“拜老大”)。舞狮、舞鹤和唱鹤歌,也是当地民间迎春接福、贺老拜寿的传统形式。在三灶岛,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至少有6个名字,分别为奶名、契名、书名(学名)、冠名、新老名、号名等。出生时根据五行和生辰八字起奶名,若是命中缺水,名字里面就需有水。身体孱弱的小孩契百年老树的名字,选择良辰吉日上契,用猪肉、酒等来拜祭。书名也叫学名,是上学时起的名字。冠名是结婚时起的名字,按族谱里的辈分起名。新老名是30岁时起的名。60岁后每10年起一个号名,分别为首号、重号、叠号、叠叠号等,到叠叠号时已有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