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乡村】圣堂村
圣堂村,坐落于观音山西侧,马头榕山南面山脚下的一个山间谷地。该村始建于清朝,因村前面有一条海沟,像一个大鱼塘,村民以塘(堂)为名,加之希望村里出圣贤之人,故取名圣堂村。1938年日军占领三灶,实行奴化政策,圣堂村改为代奈村。1945年,日军投降后,又恢复为圣堂村。
2015年底,该村户籍人口563人。村民主要有陈姓、黄姓、刘姓等,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和广府民系,使用客家话和粤方言四邑话。
圣堂村村貌
圣堂村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植物生长。20世纪60年代,村里围海造田,开荒一些沙田和坡地,开始建村立业。村民主要是以捕鱼捞虾为生,随着土地增多,开始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兼饲养家禽家畜等。
村中有婚丧、入伙、满月、生日、舞狮、民歌等民俗,还有农历初一、十五或佛诞拜武帝庙、灵岩洞和观音庙。尤其是灵岩洞,闻名珠海,香火很旺。清朝时期,有几位诗人写诗刻于石壁上,记述灵岩洞的风光和传奇。灵岩洞摩崖石刻为第六批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灵岩洞
村东山坡上,有一个“圣堂遗址”,是广东省博物馆和珠海市博物馆联合考古时发现的。遗址背靠观音山,面向轿顶山和拦浪山的三角形谷地,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土有布纹板瓦、瓮、罐、盆、碗、碟、盏等残片。遗物可见花青瓷碗、黑釉兔毫盏,均为南宋时器物,较具考古价值。
1938年2月,侵华日军占领三灶岛,在三灶修建秘密军事机场,1938 年农历三月十二、十三、十四,日军对三灶岛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48年,当地人收集大屠杀遗骨集中在茅田山脚下埋葬,建立公墓“万人坟”。1979 年,由华侨捐资,将该坟迁至竹沥山。2015年8月13日,“万人坟”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万人坟新址
2006 年圣堂村被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07 年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