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市政协 开放广东 智能问答 | 手机版 网站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多彩乡村】北水村

  北水村,又称浪白澳、北水旧村,位于平沙镇东南部,崖婆顶西麓旁。因该村与南水镇一河相隔,且在南水沥北面,故取名北水村。北水村始建于宋朝,原本是一个小岛。一直以来都有人以捕鱼为生,渐渐形成一个小渔村,后分村至山西边建立北水村,现由北水旧村、北水村及北水新村组成。主要姓氏有梁姓、黄姓和陆姓。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

图片

北水村村貌

  村民过去主要养殖蚝,种植荔枝、龙眼、稻谷、甘蔗等。20世纪30年代,平沙北水村开始用投石布壳的方法养蚝。1959 年成立地方国营海水养殖场。1960年,广东省海水养殖公司在北水建立“牡蛎养殖珠海一场”,当地惯称为“北水蚝场”。1963年由广东省水产厅组建“广东省第一海水养殖场”。1966年,有蚝田4210亩,1969年收获鲜蚝肉900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1972年蚝场移交给平沙农场经营。至今还有部分村民养蚝。

图片

古朴树

  北水村内有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如古朴树、古榕树、老荔枝树、老龙眼树,其中古朴树是国家三级百年古树。村里有一个匾额“北极殿”和一副楹联“水德渊源添北海;神威显赫耀南天”,书于清光绪元年(1875),现存于北水观音庙。该庙始建于清朝,由北水村民集资建造,于2008年重修,占地面积30平方米,主要供奉观音菩萨及各路神像。村民在各节日时用鸡肉、猪肉、鱼、香烛、纸钱等进行拜祭。

图片

观音庙

  北水村有婚嫁传统、建房习俗、祈福许愿和迎春雷等特色民俗,形成于明清年间。婚嫁传统为男方向女方提亲,双方同意后,择日子,然后过大礼,最后迎亲摆酒。婚后三朝,新娘和夫婿必须回娘家,拜见岳父岳母,称作三朝回门。建房习俗为兴工动土写上“百无禁忌”,开线行墙要焚香鸣炮,上梁用红纸书写“上梁大吉、丁财两旺”,择定入伙的良辰吉日。迎春雷为每年春天第一次响雷,每家每户都鸣炮,祈愿一年风调雨顺。

  该村流传着关于崖婆顶的传说。相传北水村古时有位老婆婆,她丈夫和儿子出海久不归来 ,她每天在海边等候,最终变成一座石山。远观这座山就像一位老妇人,因此北水村民将这座山取名为崖婆顶。

  村中不可移动文物北水村遗址,位于平沙镇连湾山西端的沙堤上,原北水分场球场附近。主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曾出土过磨光石器、夹砂陶釜、陶支脚、陶器座等残片。陶器纹饰有拍印绳纹等。




分享到:

主办单位:710公海赌赌船官网欢迎您

政府网站标识码:4404000012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161号 粤ICP备0502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