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珠海系列——三灶狮舞
狮子舞于清代晚期传到三灶岛
民众为强身健体
在团练引入狮舞训练
把狮舞叫做“耍狮子”
清末民初时为支持革命
击鼓舞狮唤醒民众
又被称作“醒狮”
每逢春节或神诞
村人组织醒狮、舞鹤去巡游拜庙
去为三十而立之人送号
为六十岁以上寿星拜年
已成为三灶民间传统的风俗
三灶狮舞属于南方流派
造型威猛,色彩艳丽
讲究武功,配有铿锵的锣鼓声
展现威严祥瑞的形象
(放视频)
三灶狮舞在新中国成立之前
主要为贺年、贺诞、贺寿而举办活动
而后狮舞不仅为人们欢度春节增添光彩
还为迎送子弟兵入伍和退役
为重大建设工程奠基
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等事情而醒狮助兴
“强身健体,保家卫国
耍狮习武,娱乐乡村。”
这是三灶舞狮人的共识
狮舞成了三灶地方不可缺的民俗体育活动
基本内容:
三灶狮舞造型威猛,色彩艳丽,配上雄浑的鼓声、锣声和钹声,令人精神振奋,彰显崇文尚武的村风民风,根植在三灶民俗之中。
No.1有健全的狮队组织,狮队每个岗位都有具体分工。
No.2要熟悉狮舞常规,要熟悉表演的礼仪和程序。
No.3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演练出狮子的个性和神态。
No.4采青识别要各种阵式,与打击乐默契,演练出精彩的套路。
主要特征:
三灶狮舞集武术、舞美和打击乐为一体,有综合艺术特征;
它运用各种步型步法表演狮子各种神态和细腻动作,破阵夺标,体现出高难度的传统体育项目特征;
狮舞威武雄壮,扬正气,镇邪恶,是民间崇尚的吉祥之星,体现振奋民心形象。
三灶狮舞继承我国南派狮舞精湛技艺,有170多年历史,是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的表演项目,对激发人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产生正能量;
三灶狮舞集武术、舞美、打击乐为一体,是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永久传承。